河道生态技术 河道生态技术

4.jpg


河道是包括河堤、护坡、河床、水体、微生物和动植物的复杂生态系统,既是防洪排涝、引水抗旱的重要通道,又是休闲娱乐和观赏旅游的场所。自从进入工业革命之后,人们一味追求经济的发展,大量工业废水、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流,加上河流管理和维护的缺失,河流生态系统严重破坏。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对河流的生态系统造成了诸多负面影响,导致河流污染日益严重。为了建设“美丽中国”和“生态中国”,目前,河流生态修复已经成为国内生态环保领域的重点工作之一。

 

河道生态修复是一项理论复杂、影响因素众多、操作困难的工作,既要因地制宜,又要符合科学,更要讲究实效。

 

河道生态修复的原则:


       河道生态修复是在坚持自然原则、生态原则、整体景观原则的基础上达到改善河流水质、优化河流景观、 设计合理的空间的目标。

自然原则是河道生态修复的关键。河道生态修复材料的选择方面应尽量运用自然材料,在河堤上采用乔、灌、草立体防护,河道内可以通过营造适宜的生物栖息环境来净化河道水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河道污染的现状,缓解河道污染的问题。

       

       生态原则,就是要充分考虑河流的生物多样性。在采取因地制宜发展稳定塘、人工湿地及生物栅等处理技术的同时,应重视河岸植被建设,为水生动物的生存繁衍提供合理空间,确保水体适合分解微生物的生存。水生动植物和微生物可以提高水域生物净化能力,从而有效控制水体污染物,使河道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处于良性状态。

整体景观原则,就是从整体景观的宏观概念出发,整体上把握河道景观的现状以及河道污染情况,将治 理、修复、净化与环境景观美化有机结合,进行立体修复,进而实现生态环境、社会以及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河道生态修复主要目标是净化水质、 优化河流景观和设计合理的空间。目前改善河流的水质主要技术手段有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三种方法,优化河流景观和设计合理的空间包括生态工程修复、生态护堤和河道景观设计等措施。

 

       总之,河道生态修复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修复,它不仅包括植物,还包括动物及微生物,系统内部之间以及系统与相邻系统间均发生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具有很强的动态性。真正意义上的生态修复应该是在保证边坡稳定的基础上,以营造边坡及河道内生物多样性为目标。在水-土-生物之间,形成物质、信息和能量循环体系,通过良性循环,进行自我组织和自我修复,使生态修复不仅具有景观效果,还能修复受污染的河流水体,提高河流的自净能力,从而为整条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提供保障。